珠港出境大厅大吊顶的小秘密

如果你从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前往香港,不难发现旅检A区15米层珠港出境大厅的大吊顶,其总面积为约3.75万平方米,约为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大吊顶采用双曲面结构设计,增添整体韵律感;而天窗结合遮阳膜的设计既保证自然采光,又避免了眩光和直射光的产生。

大吊顶的设计建设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下面让我们通过几组关键词一起来探寻一下关于大吊顶的“小秘密”。

工程单体“巨无霸”

三大部分,数以万计的材料

总面积为约3.75万平方米的大吊顶由三大部分组成:风管、天窗和天花铝板。风管隐藏在天花铝板背后,负责送风换气,整个大吊顶上风管共计约长3300米。在离地面25米的高空,一节风管的安装甚至需要三台吊车同时操作; 7个梭形天窗,共约2800根竖龙骨,每根都需要工人师傅驾驶高空车上下满焊;天花铝板则由1700余条分仓缝,约5.5万条铝板组合而成,每一块的拼接都是纯手工劳作。

高峰期各专业共用21台高空车及4台吊车同时作业

风管的安装需要多机械多人手默契配合

如竖琴一般的天窗竖龙骨

大吊顶转换层安装过程

科技含量高

误差不超1mm扫描测量

由于大吊顶是双曲面结构,因此对于天花铝板的尺寸,甚至是摆放位置的精准度都有极高的要求。为了减少误差,提高精确度,在工程前期还使用了FAROFOCUSS350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三维激光扫描,将整个大吊顶空间转换成无数个3D点源,明确每个转换层角码的坐标,误差不超1mm。最后,根据现实逆向输出的图纸和坐标,为每个区域 “量身定做”相应尺寸的铝板。

三维激光扫描仪

精工细作

不忘初心的精细化管理

除了铝板尺寸的精准以外,连铝板材料进场后的摆放位置也需要精准划分。由于每一块铝板都有属于自己独特的编号,因此铝板堆放的位置均有明确的划分,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在安装天花铝板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混乱,导致天花整体不平整美观,甚至无法安装。

从坐标数据的精准无误到材料尺寸的量身定做再到材料堆放位置的明确划分。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体量大,工期紧的天花铝板安装工程中,精细化的管理为建设提速。

分区码放整齐的铝板材料

工序纷繁

一人一天一单元

副龙骨、限位扣、定板……历经6道工序才完成仅仅两块铝板的安装,而一个单元的天花铝板由约31块铝板组成,每道工序需要重复15次。一名施工人员完成一个单元的工作量,需要耗费一天的时间。6道工序,15次的重复,每次重复里,都凝结着匠人的心神,残留着手工拼装的余温。 

天花铝板拼装工序颇为复杂

施工人员吊装天花铝板

高空作业难

心理与体能的双重挑战

每天,在离地25米的高空,将半个身子探入转换层中进行作业。而在高空车无法到达的地方,施工人员只能趴在转换层龙骨上进行安装。当双脚离开地面,在克服高空带来紧张恐惧的同时,用一个不甚舒适的姿势,全神贯注地进行细致的手工活儿。这对施工人员心理和体能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高空中认真工作的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以各种姿态进行大吊顶的安装

我们无法统计建成后有多少通关的行人会细致留意这片天花吊顶,但数字、图像、工人的双手、先锋队员的笔记都已默默牢记这些隐藏在大吊顶建设背后的秘密。